疫情背后,老去的中国神医:84岁钟南山,90岁屠呦呦,97岁吴孟超……

大潍网

疫情背后,老去的中国神医:84岁钟南山,90岁屠呦呦,97岁吴孟超……

来源:未知 作者:佚名 发布时间:2020-11-26 11:45:01

为了你脚下的这片土地,为了你身边亲人的安康,为了与你同呼吸共命运的同胞,请努力学习,成为钟南山、屠呦呦这样的人!

受疫情影响,目前全国多地学校延迟开学,数以万计的学子们,正在家里刻苦读书,甚至武汉的方舱医院内,还有学习、考研的年轻人。

武汉方舱医院内,一名备战高考的孩子

这场疫情再次提醒人们,一个 民族的繁盛不息,永远离不开为天下之忧而忧的翘楚人才。

今后,我们还需要更多像钟南山这样的人物,于危难之际逆行救人;需要更多像屠呦呦这样的人物,数十年如一日,攻坚克难,护佑众生。

其实,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,奋发学习、舍己救人的故事已经上演了千百年。

人类的演进总是伴随着各种困难,下一次上场的,将是眼下正在家中刻苦学习的孩子们。少年强则中国强,致因疫情而在家学习的年轻人:

为了你脚下的这片土地,为了你身边亲人的安康,为了与你同呼吸共命运的同胞,请努力学习,成为钟南山、屠呦呦这样的人!

新型冠状病毒爆发期间,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,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。

能够得到人们的信任,不仅来自于他17年前,战胜非典的感人事迹。同样在于他敢在采访中,说出真话。

1月20日,在接受白岩松采访中,他第一次指出新型冠状病毒存在人传人,同时呼吁大家戴好口罩。

后续的几天,他奔忙在病毒研究、疫情监测第一线。84岁高龄的他始终记得父亲曾经说过的话:

一个人要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点东西,那么他这辈子才算没有白活……

1936年10月20日,钟南山出生在南京的一个医学世家。他的父亲钟世藩是中国著名儿科专家,母亲曾是广东省肿瘤医院的创始人之一。

从小对医学耳濡目染,他立志成为一个像父亲一样,治病救人、救死扶伤的医生。

1955年,19岁的钟南山考入北京医学院医疗系,成为一名医学生。

一腔热血,寒窗苦读,但大学毕业后,钟南山却足足有8年的时间,没有成为一名医生。

动荡的年代里,他先是被送到山东乡下体验生活,随后多处辗转。

一直到1971年,35岁的钟南山才被送到自己的家乡广东,成为了一家普通医院的医生。

钟南山 青年照

就是在那所当初不起眼的医院里,钟南山几乎是从头开始学习医学。

他告诉自己:“已经35岁了,不能这样混下去,我一定要干出点名堂来!一定要改变这里!”

治病救人是一个医生最为崇高的医德。能够重新回到医生的位置上,钟南山倍加珍惜。

不到3个月的时间,他废寝忘食地钻研医术,瘦了整整20斤。

8年之后,他实现当时的愿望,彻底改变了那家医院。随后留学英国,用13篇论文震惊医学界。

基于这样的成就,国外大学曾经极力挽留他。开出的条件相较于当时贫穷的中国,足以让他心动。

他却说:“是祖国送我来的,祖国正在需要我,我的事业在中国!

回国后的钟南山大施拳脚。1996年,60岁的钟南山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,成为中国顶级的呼吸道疾病专家。

钟南山在手术

2003年,一种名为“SARS”的病毒,开始在中国肆虐。

最初很多流行病专家认为,那不过是常见的“普通流感”,不必大惊小怪。但观察许久,钟南山却有不同的见解:

这种病毒的毒性见所未见,闻所未闻,不仅来势凶猛,且难以治愈。

当时,身为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的他,一个人在深夜外出散步。从医几十年的时间,他从未如此沉重。

那不是一种被名声所累的疲惫,而是一种激情热血的责任:我应该担当

随后不久,他牵头诸多专家,起草了一份《中山市不明原因肺炎调查报告》。这份报告,将多日连续出现的“怪病”,命名为“非典型肺炎”,简称:非典。

这份报告也是当时全世界研究非典疾病最早、最重要的报告之一。

在不久之后的记者招待会上,他提出自己不同于上层意见的治疗方案,及时、坦诚地向公众讲解关于非典的一切。

钟南山接受采访

在当年3月,非典肆虐最为严重的时刻。广东用于接纳非典病人的医院不堪重负,一批又一批医务人员累倒。

3月17日,仅广东一省累计报告非典病例突破1000例。

最危难的时候,肩负责任的钟南山,说出了那句至今仍被铭记的话:

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!

经媒体报道,大批奄奄一息的病人被送到钟南山这里。他叮嘱所有医务人员:

早诊断、早隔离、早治疗,尽全力保证不能前脚送来,后脚就抬出去。

钟南山和他的团队

在这场和疾病的殊死搏斗中,钟南山身边很多同事和爱徒倒了下去。他非常难过,却也激起了他的斗志。前路凶险,年过六旬的他负重前行。

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他牵头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。降低了患者死亡率,且明显缩短了治疗时间。

这套方案很快被全国的医院采用,成为通用治疗方案。到了当年8月,在钟南山等人的努力下,非典得到有效控制。

2004年,他被评为“感动中国十大人物”,得到盛赞:鞠躬尽瘁,国士无双!

面对荣誉,他却淡淡地说了一句:“其实,我不过是一个医生。”

作为大国医者,钟南山84岁仍旧奋战在对抗病毒的第一线。现年98岁的“中国肝胆外科之父”吴孟超,则刚刚退休1年。

一年前的2019年1月14日,吴孟超正式退休。从21岁到97岁,76年的从医经历中,他有着无数亮眼的成绩:

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;主持建立肝胆外科疾病治疗及研究专科中心;出版《肝脏外科学》等医学专著19部……

誉满天下,但他自己始终认同的身份只有一个:

“我是一名医生,倒在手术台上是我最大的幸福。”

吴孟超在给病人看病

1922年,吴孟超生于福建闽清县。5岁的时候,他跟随母亲去往马来西亚投奔父亲。

因为家里穷且孩子多,他从很小就开始割橡胶、舂米、编竹筐、草席……等补贴家用。

1937年,抗日战争爆发,年仅15岁,正在读书的吴孟超心中燃起一腔热血,“就想着在国外念书有什么用!还是要回国打日本人。”

但回国之路远比他想象的艰辛。整整3年之后,他才得到机会回国参加抗日活动。

在战火纷飞的年代,由于交通阻断,他无法去到革命圣地延安。他最终选择前往昆明求学,决心以“读书救国”。

从1940年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,战火不断的9年时间里,他没有放弃对医学的执着追求。

他始终秉承着,悬壶济世的情结,在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苦读7年,成为进入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军医。

吴孟超医学院学生证上的证件照

求学期间,吴孟超的成绩出众,被分配到最为炙手可热的儿科。

面对同学的羡慕,他显得异常平静,甚至有一种莫名的惆怅和不甘心。

比起去到高手如云、不缺钱和已经相当先进的儿科,他更渴望在贫瘠的土地上播撒一颗希望的种子。

吴孟超的恩师,中国现代普通外科的主要开拓者、“中国外科之父”裘法祖看穿了他的心思:

“我们国家现在没有人搞肝脏外科,但是中国又是这个病的高发地区。你要真的有志气,就去试试这个方向吧。”

一定要去人民最需要的地方!多年前心底的愿望再次出现在吴孟超的耳边。

“肝胆外科没人搞,那我就偏要去试试,这个漏洞不能有!”

从选择成为一名医者开始,功名利禄从来不是他优先考虑的方向。他真正在乎的,是每一个人的生死,是中国最薄弱的医学科目能够被补齐。

裘法祖、吴孟超

一生赤诚,热血难凉,一路坚守,吴孟超一头扎进中国肝胆外科的研究之中。

他牵头在供职的华东军医人民医学院附属医院成立肝脏外科“三人研究小组”,并历时四个多月,用乒乓球材料制作出中国第一具完整的肝脏血管铸型标本;

吴孟超制作的肝脏标本

同时他带领科学小组发明“五叶四段”切除方法,打破肝癌中晚期患者无法手术的禁忌,使我国肝癌手术成功率从不到50%提高到90%以上,震惊国际医学界。

时间来到1975年,53岁的吴孟超,遭遇到他一生中,最为艰难的一场手术。

那时,已经被多家医院下达“病危通知书”、患肿瘤9年的陆本海找到吴孟超,寻找最后一丝生存的可能。

彼时,他体内的肿瘤体积为63×48.5×40立方厘米,重达18公斤,是极其罕见的肝海绵状血管瘤。

去过许多医院,很多大夫都认为,这种巨型肿瘤不可能被成功切除,没有医生敢接受这场“生命的赌博”。

但吴孟超决定试一试,他说:“对于高风险病患者,如果连医生都不敢承担,那他们就真的只剩下死路一条了。”

走上手术台,打开陆本海的腹腔,一个巨型肿瘤犹如一个定时炸弹一样,出现在吴孟超和医护人员的眼前,所有人都吓了一跳。

但手术台上,吴孟超手握柳叶刀整整12个小时,没吃饭也没休息,最终抢回陆本海的生命。

手术中的吴孟超(左一)

此后的45年时间里,吴孟超仍旧没有停止自己的脚步。他先后在手术台上,挽救了16000名患者。

其中年龄最小的仅仅出生4个月,也创下了世界肝母细胞瘤切除年龄最小的纪录。

大国医者吴孟超始终对于“生命”二字,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敬畏。他知道任何一个患者背后,都是一个家庭,一双父母满含爱意的眼睛。

他不敢辜负,也不能辜负。

健康所系,性命相托,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。

这句写在医学生誓词里的誓言,在吴孟超行医的76年时间里,他从没有忘记。

退休那天,近百岁高龄的他说:只要病人需要,我随时可以投入战斗。

吴孟超等人在手术台前救人于水火。殊不知,还有很多隐藏在医生背后,研制药物、治病救人的学者,同样令人尊重。

今年90岁的屠呦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。

她的一生经历过无数的挫折和苦难,但她始终没有忘记:作为一名医者,她要做的事只有一件——治病救人。

1946年夏天,16岁的屠呦呦患上了严重的肺结核,被迫放弃学业回家修养。

在家两年的时间,她积极配合治疗,身体逐渐恢复。过程中,她意外找到了医学的乐趣。

多年以后面对挤满客厅的记者,她缓缓地讲到:“既能让自己远离疾病,又能救治更多的人,何乐而不为?”

一个小小的心愿,打开了屠呦呦的医学大门。

初入学堂时,屠呦呦成绩并不瞩目。但就像很多后来成就非凡事业的人一样,她身上有一股与众不同的执拗。

只要自己认定的事,这个文静的少女总能迸发出强烈的执拗劲头。

1951年,新中国刚刚成立,屠呦呦考上了北京大学,并说服父亲和亲人,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生药学专业,希望借由中国古籍医术,结合西方医学拯救更多人的生命。

毕业后,她成为中医科学院研究员。

屠呦呦年轻时

新中国成立之前,疟疾一直是国人健康的最大杀手之一。

1940年左右,保康县疟疾爆发,全县死亡人数占总人口数20%;1935年襄樊大水,灾后疟疾肆虐,市面上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卖得比黄金都要贵,无数穷苦百姓曝尸街头。

新中国成立后,1967年,在最高领导的关心下,一个代号“523”的研究项目组成立,志在寻找治疗疟疾的有效抗新药。

2年之后,研究却陷入停滞,39岁的屠呦呦接到通知,开始带头参与研究。

在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,屠呦呦的女儿刚刚6岁。万般无奈,她仍奋不顾身地投入到了科研工作中。

再回来时,她的女儿见到她像陌生人一样往姥爷身后躲,迟迟不肯叫一声妈。

屠呦呦工作照

屠呦呦参与研究小组之后,决定改变研究策略,开始带着小组成员查阅中医药典籍,走访名医。

她坚信那些发黄、发脆的中国古代医书里,一定藏着治疗疟疾的秘方。

一次偶然的机会,她翻到晋朝时期的一本《肘后备急方》,上面写着治疗疟疾的草方:青蒿一握,以水二升渍,绞取汁,尽服之。

屠呦呦灵光乍现。经过整整380次失败,最终她用沸点只有35℃的乙醚成功提取青蒿素。

并且在药物研究成功之后,以身试药,证明青蒿素不会对心脏、肝脏、肾脏产生任何副作用。

消息公布,世界震惊。没有人能够想到,这个困扰世界千年的疾病,竟然在古老的中医典籍里找到了解决方法。

年轻时的屠呦呦 右一

一直到成功提取青蒿素将近40年后的2011年,屠呦呦的贡献才开始被外界认可。在此之前,屠呦呦已经默默独行了很久。

那一年,在抗疟中作出的突出贡献的她,获得了一直被誉为“诺贝尔风向标”的“拉斯克”生物医学大奖。

4年之后,她拿到了世界生物医学最高奖项——诺贝尔生理医学奖。

但那时,这个在浩瀚如烟的历史时空中被埋没将近40年的老人,仍旧住在单位分配的老年房里。

她没有博士学位、没有留洋背景、没有院士头衔,却用自己研制的药物,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。

功成名就,她依然没有放弃,仍旧在自己热爱的生物学研究中不断精进。

单调枯燥的生活里,她没有因为历史的不公而失落,亦没有因为岁月的波折而颓丧。如同16岁在家养病时一样,仍在科学世界里,求真、求是。

功名利禄,荣辱得失,如今已经90岁的屠呦呦都不在乎。

2020年2月10日,屠呦呦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,向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表达谢意:

“感谢世界各地的医务工作者,特别是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最前线的医务工作者。”

作为医学工作者,她始终以冷峻的面庞,注视着这场疫情,同时保持最高警惕。

屠呦呦用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身患疟疾的病人,而在她出生100多年前,一位叫做王孟英的名医,也开始和霍乱展开了殊死搏斗。

1808年,王孟英出生在浙江钱塘(今杭州)一个文人家庭。

他有一个噩梦般的童年。还在吃奶的时候,他患上泄泻,整整一年的时间,饱受病痛折磨的他,数次几近被家人抛弃。

长到3岁,他又患上了天花。在当时,这是一种传染性极强,致死率极高的疾病。

家人都认为体弱多病的王孟英挺不过这一关,但他却在死神面前晃了一圈,奇迹般活了过来。

12岁,他的父亲患上了温病(一种热性外感病)。访遍杭州名医,皆无计可施。

到了濒临死亡的阶段,一位叫做浦上林的医生,用甘蔗汁、犀角、金银花等药物,治好了他父亲的病。

从此王孟英对医生有了崇高的敬意。他给自己立下志向,希望能像浦上林一样,治病救人,救死扶伤。

行医的志向像火种一样,播在了王孟英的心里。

王士雄,字孟英,后世人常称他为 王孟英

14岁那年,被救活的父亲最终还是离开了人间。死前,父亲用最后一口气对王孟英说:

“人生天地间,必期有用于世,汝识斯言,吾无憾矣!”(人活一世,一定要让自己有用于社稷苍生,你能明白这一点的话,为父就了无遗憾了。)

王孟英流着泪用力点头,用这种方式回答父亲的嘱托。

父亲去世不久,为了赚钱养家糊口,他远走浙江金华,在当地盐务部门成为了一个会计。

白天上班,晚上打开医书苦读。他深知医学精微,如果不用心,根本无法掌握。整整10年的时间,王孟英废寝忘食地钻研古代医术。

为了省钱,他只能借来医书抄下来读。有实在看不懂的地方,他会一直研究到天亮。

一边读书,另一边,王孟英也开始不断小试身手。

一次他的主管领导周光远身患重疾,多位医生开出药方均未能化解。而王孟英在偷偷把脉之后,给出了一个在旁人看来等同于“毒药”的方子。

周光远把他叫到身边,详细询问了他的家世,最终选择相信当时尚未成年的王孟英。

王孟英的几副药喝下去,周光远果然好了起来。从此这个小伙计成为远近闻名的“神医”。同时周光远出钱给他出了自己的第一本医书——《回春录》。

1832年,24岁的王孟英离开了浙江金华,开始了自己的行医生涯。

《王孟英医案》

王孟英诊病不看病人的身份和钱财。他接诊一个个病危的患者,熬几个昼夜把人救回来,但诊费从不多收。

即便很多已经被认定为没救了的患者,王孟英同样前往。救过来之后,看对方家里穷,他又不忍心收钱,转身背起药箱就走。

朋友们说他傻,就给起名半痴山人,半个傻子的意思。

行医十几年,人到中年的王孟英还是一贫如洗。搬家的时候,他的全部家当只有一块砚台。

他也不懊恼,给自己当时写的医书起名《归砚录》。

《归砚录》

公元1817年,远在印度加尔各答,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霍乱流行,居民死亡无数。

世界航运业的发展,给霍乱的蔓延提供了可乘之机。

1837年夏天,这场霍乱在杭州爆发,造成了无数居民死亡。很短的时间内,王孟英的医馆涌入了大量的患者。

长达几个月的时间里,他悉心钻研,最终经过实践和阻隔传染源,平息了那场霍乱。

同时他将部分治疗记录写成了一本书,命名为《霍乱论》。其中一个清热利湿的方子,被选入现代中医《方剂学》教材。

《霍乱论》

1853年,太平天国起义军攻占南京,不远处的王孟英也失去了自己在杭州的家。战乱时代,他开始带着家人四处漂泊,最终定居上海。

到了1860年,战争尚未结束,霍乱却再次在上海爆发。

这一次,因为自己长期接触患者,他的妻子和小儿子阿心不幸身患霍乱去世。

而家人去世时,王孟英正在外给别人看病。

同时去世的还有他的诸多好友和嫁到外地的二女儿。最让他心痛欲绝的是,女儿去世前曾对丈夫说:“吾父在此,病不至是也。”(如果父亲在身边,我不至于病成这个样子。)

王孟英听罢泪如雨下,擦干眼泪,他回到书房,在经过无数个日夜之后,他写出了直到今天仍旧能看到的《随息居重订霍乱论》。

在书中,他提出了许多与现代防疫概念相同的理论,认为水源、空气等污染是霍乱流行的主要因素。还提出通风、改善居住环境等预先防疫的观念。

写完书后,他从此放开手脚,接诊了更多的患者。

《随息居重订霍乱论》

那时,与霍乱斗争无异于战场上的厮杀,医生没有较好的防护措施。但王孟英依旧如一个战士一样,将生死置之度外,挥剑而上。

即便他清楚的知道,敌兵千万倍于自己,也毫不畏惧,只希望每天死去的人能够少一点。

然而,在自己61岁那年,他最终死在了霍乱中。

一直到死亡时,一生清贫的王孟英都没有一所自己的房子。晚年所住的院子,是他临时租来的医馆。

那时他给自己的书斋取名“随息居”。甚至饿到吃麸子,仍旧“画饼思梅,纂成此稿”,著成了中医历史上著名的食疗书籍《随息居饮食谱》。

王孟英离世后很多年,后人开始整理他当时的诸多医学著作。一位编书人在看完他的随笔后,在书稿中加入了一句话:

“孰知如此之证,有如此之治,求之古案亦未前闻,传诸后贤,亦难追步。盖学识可造,而肠热胆坚,非人力所能及。”

大意说:“王孟英的医术和医德前所未闻,后人很难追上。他的学识可以学习,但一心赴救,舍己为人的精神,并非常人所能做到。”

很多人都曾追问,读书的真正目的是什么?为了更好的工作?赚更多的钱?

亦或者为了充盈自己,让自己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,保持自己独立的思考。

读完钟南山、屠呦呦、吴孟超、王孟英的故事,似乎还有另外一种答案:

读书真正的目的,是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。

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。

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

当灾难降临到整个人类头上的时候,将生死置之度外,挺身而出,妙手回春,救民于水火;悬壶济世,护国于危难,用自己的脊梁,扛起责任。

那些真正在浩瀚历史中被人们铭记的人,被人们赞颂的人,无一不是如此。

在疾病面前,那些冲在一线的医务人员,无一不是有着令人动容的济世活人之心,有着淡泊名利的高远境界。

千秋万代,转眼即过;人生百年,倏忽而逝。而大国医精神或许永存,泽被苍生,济民水火。

2020年1月底,钟南山在武汉 图片来源 广州日报

神医正在老去,春天又将到来,年轻的孩子走过莺飞草长,走不进因疫情关闭的课堂。如果孩子问你,读书是为了什么?该如何回答?

很多人认为读书是为功名利禄,然而一场疫情用惨痛的代价告诉人们,不管你财富多少、地位几何,当死神来临时,招呼都不打一声。

能把你从死神手中救出的,只有医生。而这些用几倍于常人的努力完成学业、将自己暴露在病毒中舍身救人的医生,当初刻苦学医又是为了什么呢?

不管孩子将来考取什么专业,从事何种职业,请告诉他,努力读书只有一个目的:为了更好地帮助别人、为了让世界变得更好。

如果做一个医生,那么,去救死扶伤、悬壶济世;

如果做一个军人,那么,去保家卫国、御敌千里;

如果做一个商人,那么,用良心经营,莫发国难财,莫以次充好欺诳世人;

或者做一个平凡的人,那么,善待身边每一个人,能贡献时尽己所能,爱莫能助时绝不添乱;

……

当每一个中国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别人越来越好时,你才会越来越好,我们的国家,才会越来越好!

部分参考资料:

1、饶毅、黎润红、张大庆《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》

2、叶依 《钟南山传》

3、《面对面》吴孟超专访

4、罗大伦 《古代的中医:七大名医传奇》

图片来源:网络、《钟南山传》

    本文标题:疫情背后,老去的中国神医:84岁钟南山,90岁屠呦呦,97岁吴孟超…… - 娱乐圈事
   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daviw.comwww.daviw.com/yule/1910.html

    责任编辑:
    朱琳徐少华感情回顾,她一直没嫁人吗?

    2020-04-13

    近日有网友在微博发文:唐僧扮演者徐少华虽已年过六旬,但依然到处走穴,不仅让人唏嘘。《西游记》中唐僧和女儿国国王的故事一直都是人们心中的经典,据说现实生活中的徐少华和朱琳也曾经相爱这是真的吗? 朱琳徐少华感情回顾 86版西游记中的唐僧先后有三名扮 ... [详细]

    阿黛尔Adele退出乐坛了吗,她此前为什么变的那么胖?

    2020-05-18

    这几天网上好多消息说阿黛尔瘦了,看照片的确如此,还是瘦了好看啊,瘦下来人也精神好多,阿黛尔的歌迷遍布全球,她在乐坛地位很高,别的地方是没有挑剔的,但就是身材一直被人们谈论,她此前为什么变的那么胖?之前还有说她要退出乐坛,是真的吗? 阿黛尔Ade ... [详细]

    希林娜依高为什么说自己是北京人,她今年多大了?

    2020-05-24

    《创造营2020》来了一个少数名族美女希林娜依高, 目前她在创造营的排名是第一! 看名字看长相就能知道了,汉族人谁叫这么长的名字呀,但是希林娜依高却说自己是北京人,这是为什么,她的名字看上去像是新疆人,前两天还听了她写给妈妈的原唱歌曲,真的很好听 ... [详细]

    茶杯猪真的长不大吗,茶杯猪幼崽多少钱一只?

    2019-06-23

   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身边养一只宠物了,他们把宠物作为一个陪伴或者是一种精神寄托,养宠物总是能给人们增添不少生活的趣味性。有的人喜欢养一只小狗作为自己的宠物,比如说养一只博美或者吉娃娃或者泰迪或者茶杯犬等等,这些小狗又可爱又乖巧,小小只的 ... [详细]

    电视剧《光芒》讲的是什么?开挂的职场人生,越看越上头

    2021-09-17

    《光芒》接替临时改档的大热电视剧,播出的时候被流量男女明星的粉丝排斥,他们纷纷罢看《光芒》这部剧。但《光芒》还是凭借剧情吸引了不少观众,看到网络上有这么多人热议这部剧时,观众也好奇《光芒》到底讲了什么内容。 《光芒》主要将一个出身低微、凭借... ... [详细]

    图酷

    图说天下

    资讯排行

    首页 - 娱乐圈事 - 体育圈事 - 两性情感 - 星座命运 - 奇闻怪事 - 历史故事 - 科技资讯 - 图说天下 - 知识百科 - 图酷 - 娱乐八卦
    电脑版 | 移动端
    Copyright © 2002-2021 大潍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9002857号-1
    删帖请联系邮箱:2877366609@qq.com